10月21日下午,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车用燃料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问题”专题分会成功召开。作为202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2021)燃料电池重要专题分会之一,此次会议聚焦车用燃料电池产业化面临的关键问题,邀请了来自国内多位知名的燃料电池领域专家展开交流。会议主要内容涵盖了燃料电池耐久性与一致性、故障诊断与控制、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等。会议主席与联合主席分别由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陈东方博士和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教授、动力所副所长徐梁飞博士担任。
会议首先由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陈东方博士详细介绍了燃料电池耐久性测评方法、电堆寿命预计方法、道路工况提取方法以及电堆一致性检测和评价方法,对燃料电池膜电极参数电化学检测方法、范围和原理,包括微电流激励法获取膜电极参数的原理和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助理教授陈会翠博士介绍了基于机理解析的燃料电池系统控制,详细阐述了燃料电池电堆内部传输机理、稳态和动态过程燃料电池电压响应特性和气体分布状态,以及燃料电池系统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实现了电堆、关键零部件和系统状态的同步观测,氢气子系统和空气子系统的高效控制。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研究员张财志博士围绕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能量管理,介绍了基于时空视觉深度神经网络的短时速度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基于速度预测的实时优化能量管理流程,与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和等效消耗最小策略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性能对比,并展望了未来工作重点。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氢能检测分公司副总经理段志洁女士介绍了燃料电池从单体到整车的全面测试技术,包括燃料电池领域测试标准及方法现状,现有电池材料、动力总成、单电池、电堆、系统部件和发动机测试技术体系,在燃料电池测试的发展方向从燃料电池电化学测试、耐久性能测试和低温启动测试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教授、动力所副所长徐梁飞博士在线介绍了基于弛豫时间分布的燃料电池诊断方法,具体从基于DRT的阻抗辨识方法的建立、小/大活性面积燃料电池不同操作条件的实验验证,到燃料电池特定工况的膜干水淹状态的分析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研究结果为电堆结构设计及操作条件优化、电堆故障诊断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本次面向车用燃料电池产业化关键问题的技术交流成效显著,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参会代表在提问环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演讲嘉宾就燃料电池耐久性评价和能量管理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此次会议对于燃料电池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辨析,有助于加快推动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发展。
所有嘉宾演讲结束后,陈东方博士对分会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再次感谢了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与各位听众的参与,宣布专题分会圆满结束。
再见!SAECCE 2021!
SAECCE 2022,我们再相聚!